
这一年来,广州对旧改有多重视,想出多少新招,大家都清楚,但或许又都并未
今天,鼎定接下来广州旧改格局的两个专项规划——《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(2021-2035年)》和《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(2021-2035年)》,终于正式公布。
此外,《广州市房票安置实施方案》全文,也在近日对外公开。
这三份文件,其实都早已审批通过。像房票安置方案在1月4日通过,隔天荔湾就发出了广州第一张房票。
从现在开始,到2035年,广州就将凭着这三份文件,放开手脚推进旧改。
接下来,要拆出一个新广州。
广州旧改,要这么玩
两个专项规划,属于指导接下来广州旧改的纲领。
文件中提到了广州城市更新存在的三大问题——
规划统筹引领有待进一步加强。过去缺乏综合性、系统性的规划。
更新连片谋划有待进一步提升。以前大多是碎片化、零星化的推进。
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。现有的政策跟不上现在的路径和模式。
那广州出台专项规划的目的,就很明确了,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。
例如,统筹的规划,就提出了“南建新城、北筑核极、东立门户、西联广佛、中兴 老城”,相当于过去20年“东进,西联,南拓,北优”的升级版。
再例如连片谋划上,就将广州的空间布局,划分为中心城区核心区、中心城区及周边城区和外围城区。
其中,再圈定南沙新区、东部中心、活力创新轴、北部增长极和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。
被划入中心城区和另外四区一轴的板块,恭喜,你们被官方重点圈定了。
有了统筹规划和连片谋划,接下来,就是旧改的进度和清单。
规划至2025年,累计推进城市更新约130平方公里;
至2030年,累计推进城市更新约230平方公里;
至2035年,累计推进城市更新约300平方公里;
这其中,城中村改造,自然是重头戏。到2035年,将累计推进城中村改造约155平方公里。
共要推进272条城中村改造,涉及289个项目。
在《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(2021-2035年)》中就划出,2027年前要推进的城中村(即橙色、黄色区域),主要集中于海珠区、天河东部、白鹅潭、白云西部、万博周边等。而黄埔则以2035年前推进为主。
按区来看,黄埔的任务最重,共有38个项目将全面改造。其次是荔湾和白云,各有20个项目将全面改造。
而番禺有19个项目将全面改造,但有多达69个项目将微改造。
各区的详细名单,也同时公布。
由于篇幅较大,大家可以点击我们前文了解。(点此戳前文)
这其中,比较值得重视的,是纳入做地范围的项目。
做地,即由政府统筹,由政府认定的主体进行收储。意味着项目更加得到官方重视,在旧改大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。
从纳入做地范围的项目来看,基本都位于各区域的发展核心地段。
例如越秀区的瑶台村,主要是配合广州火车站升级改造;天河的做地项目,主要位于金融城、天河智慧城和环五山创新策源区范围;海珠的四个做地项目则均位于中轴线南段。
而且其中,我们还能看到几个之前以为旧改无望的面孔,例如位于珠江新城旁的寺右村、天河村。
从这份几乎全是“硬骨头”的做地清单,我们就能看到广州这次推进旧改的野心所在。
房票,静待细则
《广州市房票安置实施方案》,虽然是新近公布全文,但大家对于房票的玩法,其实早就基本清晰。(详情点此戳前文)
此次,算是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,有了官方的说法。
1. 房票票面金额由基础补偿金额、房屋征收奖励和政策性奖励构成。
基础补偿金额为可复建安置房的价值和可获得的货币补偿额的总和;
房屋征收奖励包括搬迁费、临时安置费、搬迁时限奖励和征收奖励等,具体由各区根据征收补偿政策确定;
政策性奖励是选择房票安置给予的奖励,具体比例由各区自行制定。
2. 房票的限购政策。
被征收住宅位于限购区的,使用房票购房,不计入家庭限购套数。被征收住宅位于非限购区的,使用房票在限购区内购房需符合本市限购政策。
3. 房票的转让。
被征收人满足在广州每户拥有一套住房的前提下,允许房票在本项目被征收人间互相转让。房票限转一次,且房票记载的原兑付期限不变。
4.房票的使用期限。
最长使用期限为18个月,到期后,未使用部分(扣除相应政策性奖励)被征收人可向核发房票的区政府申请兑换成货币。
当然,关于房票的使用,比起这份方案,各区自行制定的细则才是接下来的重头戏。
从两个专项规划,到房票的推行,广州每一步,都走在了一线城市最前面。
这样的气魄和野心,我们在广州身上,确实太久没看到了。
这场将横跨10余年,在全广州燃起遍地烽火的旧改大戏,将带来怎样一个崭新的广州,我们都将是见证者。
